查看原文
其他

情系社稷 挥洒正义——史际春谈《法学家》杂志选稿、审稿规范

学术之路 2021-09-16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三易其名,已出英文版的《法学家》杂志,最大特色是“接地气”,紧扣中国实践和问题开展学术研究,任何人都可以向其投稿并可能被采用。通常情况下,作者投稿不会“石沉大海”,即使未被采用,也会收到退稿通知。

□本社记者 薛应军

“《法学家》的最大特色是‘接地气’。”日前,《法学家》杂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史际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通常情况下,“作者投稿不会‘石沉大海’”,但“文章一定要有真实命题和中心思想,面面俱到拼凑是不行的”。

作为全国法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法学家》杂志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有哪些显著特色?选稿、审稿通常有怎样的规范?民主与法制社记者就此专访了史际春。

三易其名,已出英文版

记者:《法学家》的前身,是创办于1986年的《学员之家》(法律版)?

史际春:是的。《法学家》的前身是1986年创刊的《学员之家》(法律版),1987年更名为《法律学习与研究》,属于教学刊物。当时,除刊发学术论文外,它还刊登教学类文章,包括名师访谈、学习答问等。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恢复、发展,但高校招生人数有限,社会上掀起了业余学习、函授学习的热潮,中国人民大学等四家教学科研机构的一些学者创办了北京人文函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教授杨大文创办了本刊,并担任主编。

为了适应中国人民大学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法学院的要求,《法律学习与研究》1992年改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国家教委主管,1993年更名为《法学家》,杂志社和编辑部设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012年,我刊推出了英文版Renmin Chinese Law Review,由英国Edward Elgar Publishing出版,每年一卷。目前,英文版第1卷至第7卷已在海外公开发行。

记者:目前,贵刊是双月刊?能否具体介绍一下贵刊的出版信息?

史际春:《法学家》是双月刊,逢单月1日出版,A4规格每期200页。一般情况下,每期可刊发13篇至14篇文章,每篇文章均在2万字左右。杂志出版前4个月至5个月截稿。

最大特色:“接地气”

记者:与同类刊物相比,贵刊最大的特色在哪里?

史际春:我认为,《法学家》的最大特色是“接地气”,紧扣中国实践和问题开展学术研究。

记者:自创刊以来,贵刊应该刊发了许多影响中国法治进程的稿件,能否举例谈谈?

史际春:创刊以来,我刊陆续推出了诸多具有原创思想、关注现实的作品。其中,有的文章对我国法学和法治的发展、进步应该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较大影响。我可以试着举几个例子,但这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在专题研究方面,我刊先后推出了众多大型选题。比如:1994年到2008年,我刊每年第一期均组织各学科领军人物,就上一年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和评论、展望;1993年第4期发表了胡云腾的《论我国刑法中的死刑》、陈光中的《刑事审判结构之研究》;1993年第5-6期合刊发表了一组关于毛泽东政法思想的文章,共四篇,作者分别为谷春德、吕世伦、张希坡、朱力宇、王振东等。

同时,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回应时代重大法律事件,如:2004年,为纪念《拿破仑法典》诞生200周年,第2期刊登了中外学者论法国民法典的一组文章,共七篇;2005年第1期就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刊登了一组文章,共六篇;2008年,配合我国反垄断法即将施行,在第1期发表了关于反垄断法理论和实践的一组文章,共八篇;2016年第5期,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制订问题,刊登了对其作全方位研究的论文12篇;2019年第1期刊登了梅夏英的《民法权利思维的局限与社会公共维度的解释展开》等。

在宪法与行政法学科方面,1998年第6期,刊登了许崇德的《我国宪法与宪法的实施》;2003年第5期,刊登了罗豪才的《我国行政法制和行政法学的继承与超越》、许崇德的《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生命力的源泉》;2019年第1期,刊登了杜强强的《议行合一与我国国家权力配置的原则》等重要学术文章。

在法学理论方面,我刊也先后刊登了多篇重要文章。如2001年第3期,孙国华等著的《法是“理”与“力”的结合》、第4期孙国华的《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成熟和完善》;2002年第2期,刘新的《中国传统法文化与“以德治国”》;2013年第2期,侯猛的《“党与政法”关系的展开——以政法委员会为研究中心》;2018年第5期,廖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话语体系研究反思——以“党内法规”话语为例》等。

常设栏目及“评注”

记者:目前,贵刊主要有哪些常设栏目?有哪些特色栏目?

史际春:我刊设有主题研讨、专论、视点、争鸣、评注等栏目,其中较有特色的栏目是“评注”。

“主题研讨”栏目,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以及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加强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的要求,就“构建中国特色法学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发表了系列文章。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季卫东的《中国式法律议论与相互承认的原理》、周光权的《过渡型刑法学的主要贡献与发展前景》等。

“视点”栏目,目前就“民法典编纂研究”展开系列研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史际春等人的《论法人》、夏吟兰的《民法典未成年人监护立法体例辩思》、孙犀铭的《民法典语境下成年监护改革的拐点与转进》等。

“评注”是大陆法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即就某一法条作深入探究,包括其背景、产生、变化,含义、原理和比较研究,关联法条,适用中的拿捏、权衡、效果,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和展望等。比如本栏目发表过对《合同法》第42条(缔约过失责任)、第48条(无权代理)、第49条(表见代理)等的评注论文。

投稿不会“石沉大海”

记者:资料显示,贵刊现有编委36人。他们参与审稿吗?贵刊通常如何审稿?又如何应对一稿多投及论文查重?

史际春:编委会是“董事会”,不具体参与稿件处理。我刊投稿、审稿流程已经全部电子化,投稿、审稿、匿名外审、副主编和主编审定,都通过网络进行。论文查重在审稿过程中进行。拟录用时,会通知作者,并询问其是否他用,以免一稿多用。

记者:近年来,论文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现象不时被媒体曝光。您认为,法学学术期刊该如何防范这些问题?

史际春:解决这个问题,有赖于每位编辑的专业性和责任心,以及切实执行规章制度,确保每篇文章都经过外审专家评议。

记者:贵刊对投稿作者职称是否有要求?通常情况下,哪些作者可以向贵刊投稿?通过什么渠道投稿?作者投稿后,多久可以收到用稿通知或退稿通知?

史际春:我刊采编的原则之一是“认文不认人”,即任何人都可以向本刊投稿并可能被采用。我刊只接受网络投稿,网址是http://www.faxuejia.org.cn。我刊规定投稿后三个月未获用稿通知的视为退稿,但通常也会向作者发退稿通知。据广大作者反馈,在主要法学刊物中,我刊在用稿和退稿方面是做得最规范的,通常情况下,作者投稿不会“石沉大海”。

记者:一般情况下,向贵刊投稿应注意哪些问题?什么样的论文更容易被选中?

史际春:投稿的文章应当紧贴时代脉动和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有理论的高度和深度,内容翔实、饱满。

记者: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贵刊的特色,您会怎么说?

史际春:情系社稷、挥洒正义。

2019年法学硕士、法律硕士调剂须知以及备考群组

北京大学法学院2019年刑法学研究生考生分析

北京大学法学院2019年民商法研究生考生分析

北京大学法学院2019年法理学研究生考生分析

北京大学法学院2019年法律史研究生考生分析

北京大学法学院2019年经济法研究生考生分析

北京大学法学院2019年诉讼法研究生考生分析

北京大学法学院2019年宪法与行政法研究生考生分析

北京大学法学院2019年法学(商法)研究生考生分析

2019年河南研究生初试成绩今日公布,最全复试攻略请收下

2014-2018年考研国家线最全汇总!初试要考多少分才有戏?

2018年34所自划线院校法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汇总

全国243所开设法律硕士专业高校全景图及各地区推荐高校

2017、2018年度这些学校发布了法学调剂信息

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2017年度入选人员名单!共474人!

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2016年度入选人员名单!

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2015年度入选人员名单

2019年研究生招生对调剂考生的基本要求

2019年法学硕士、法律硕士调剂须知以及备考群组

2019年考研分数查询公告汇编

王牧教授:深探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

董学立教授加盟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全方位构建罪错未成年人处遇体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